重庆辩证法(3)
2012-08-09 09:30 深圳公务员考试网 https://shenzhen.huatu.com/文章来源:深圳公务员考试网
二、要用辩证法的智慧,客观全面地看待和评价重庆实践
(一)重庆实践超越“左”和“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历来善于超越“左”和“右”,坚持实事求。邓小平强调自己既不是“左派”,又不是“右派”,而是“实事求是派”。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姓“社”和姓“资”的争论,邓小平就极富智慧地提出“不争论”,这不是回避矛盾,更不是无立场地和稀泥。其根据在于随着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的变化,“左”和“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左”,也没有绝对的“右”,历史总是在“左”和“右”的动态平衡中走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始终在“左”和“右”的调整中寻求着动态平衡,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重庆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化实践,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超越“左”和“右”话语羁绊,因地制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重庆的实践吸收了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经验,既坚持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学习了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发展经验。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级差地租理论贮备国有土地,反馈民生;用凯恩斯理论指导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用福利经济学理论指导民生发展;用供应学派的理论发展微型企业。
(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重庆实践的灵魂,重庆实践既不迷信“马教条”,也不迷信“西教条”
重庆站在时代的前列,走的绝不是文革的老路,更不是资本主义的邪路,既不迷信“马教条”,也不迷信“西教条”,既不蹈文革旧路,也不步欧美后尘,注重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其改革创意不亚于80年代的深圳开发,也不亚于90年代的浦东开发,在很多问题上都是在全国率先破题。
重庆创造性地破解内陆开放难题,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创新公租房管理模式,堵住了利益输送的“黑洞”和政府无休止地修建公租房而产生的投资“黑洞”。在全国率先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打造“大都市连绵带”。创新融资模式,提出全社会融资的概念。首创“地票”交易制度,建立土地交易所。创新党的群众路线。广泛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活动,用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
(三)求真务实是重庆实践的内在品质,重庆实践不讲空话,言出法随,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薄熙来曾对求真务实精神进行了生动的强调:“我们不能讲空话,言出法随,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重庆实践针对各种难题,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不哗众取宠,不摆花架子,实实在在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重庆”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市委全委会作出《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仅3500字,提出“民生十条”)和《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仅4000字,提出“共富十二条”),其中的决定都有目标,有措施,条条看得见、摸得着,条条可测量、能落地。目前的重庆实践表明,“五个重庆”的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民生攻坚战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缩差共富”迈出实质性步伐。
之所以说重庆实践不是喊口号,还因为重庆的决策者着眼长远,深刻洞悉国内外经济发展新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内在规律了然于心,对财政盘子精打细算和融资能力充满自信,科学论证、科学决策、科学施政。精通经济,擅长算账的市长黄奇帆对发展微型企业、户籍制度改革、对外投资都有着精确的成本收益分析。可以说,改革创新和政策设计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盲干,更不蛮干,而是从体制机制上动脑筋,肯干加巧干。
关键词阅读:重庆辩证法 深圳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考试技巧
- 2014深圳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理解之并列关系2014.01.24
-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备考“战国策”2013.10.17
- 解读八大词语,助你读懂《2014年国考公告》2013.10.14
- 盘点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惊呆的题目2013.09.11
- 2014年国考备考:专家教你如何掌握细节2013.07.31
- 2014国考:"快时代"公务员考试如何"做题快"201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