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讯 新闻热点 考试题库| 面授课程 网校课程 微商城| 砖题库 职位库 文库 直播| 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深圳华图 在线咨询
    广州 在线咨询
    佛山 在线咨询
    珠海 在线咨询
    中山 在线咨询
    清远 在线咨询
    韶关 在线咨询
    深圳 在线咨询
    东莞 在线咨询
    惠州 在线咨询
    汕头 在线咨询
    汕尾 在线咨询
    潮州 在线咨询
    揭阳 在线咨询
    梅州 在线咨询
    河源 在线咨询
    湛江 在线咨询
    肇庆 在线咨询
    江门 在线咨询
    阳江 在线咨询
    茂名 在线咨询
    云浮 在线咨询
    广东华图 在线咨询
    020-61136179
  • 当前位置:深圳公务员考试网 > 考试资讯 > 热点 >

    阅读模式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民国的“谣言”

    2013-09-28 10:03 深圳人事考试网 来源:深圳公务员考试院

      关于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民国的“谣言”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兴趣了解,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网络上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民国的“谣言”,华图教育深圳公务员考试网小编便从网上搜集了一些与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深圳华图,深圳公务员考试院相关的信息,下面分享给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第二届“华图杯”职来职住面试大赛

    “惠在金秋,礼满双节”优惠大行动

    深圳公务员考试院根据往年情况分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将于10月份发布考试公告,11月份进行笔试,届时深圳华图将在第一时间发布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相关信息,请广大考生及时关注。

      “课本骗了我们70年”,“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你也许看过以此为标题的网帖。

      “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全程仅需8小时”,“淞沪会战国军炸沉日舰‘出云号’”,“张学良晚年后悔发动‘西安事变’”……你也许看过类似的微博。

      它们大多以“重述历史”的方式,对20世纪前半叶的知名事件进行“再演绎”,得出的往往是与公众既往认知截然相反的结论。对它们,你该相信几分?

      “在我日常接触的历史类网帖或微博中,民国时期占了一大部分。其中20%~30%是不准确的,也包括一定比例的谣言,有的还曾被一些‘加V账号’不经求证地转发。”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民国史专家张鸣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

      一些关于民国的“谣言”是怎么流传的?

      当常识“遭遇”情绪,谁胜出

      李坤睿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经常关注历史类网络信息。在他看来,“最容易传播的历史类段子,往往最能够迎合网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或情绪。”

      一则曾红遍网络的民国传言,令他记忆犹新。

      “修高铁有何用!难怪铁道部长被双规,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全程仅需8小时!不服气请去查当年历史档案和列车时刻表。”温甬动车事故期间,一条这样的微博迅速吸引了网民眼球。

      单从字面上看,京沪铁路指的是北京与上海,铁路距离约1300公里。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询发现,即使在今天,乘坐京沪高铁须历时5个小时,动车则需要约12个小时。微博中展现的强烈今昔对比,令不少网民惊愕,继而点燃了对铁道部门“不作为”、“腐败”等问题的口诛笔伐。

      直到有人指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京”,是指南京,起点与终点间的距离仅约300公里。

      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国民政府时期旧报刊等史料发现,其时“京沪铁路”的确指南京-上海北站之间的铁路,全长311.04公里,途经45站。《京沪铁路行车时刻表》显示,1930年前后,从上海北站到南京站,快车可以达到7~8个小时,慢车是11个小时。

      在这种历史类谣言中,“常识败给情绪”的例子并不鲜见。

      中国青年报记者回溯发现,“京沪高铁”信息2011年2月就曾出现在某知名论坛上,当时已有质疑之声。有网民留言分析,北京至上海若8小时达到,平均时速要超过160公里,而上世纪30年代,最先进的蒸汽机车也才刚超过时速120公里,“因此在1928年,北京至上海列车8小时可达,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今年2月,同样的信息又被一些知名账号转帖。

      “其实,这类多凭常识就能看出谬误的网络信息,又叫‘钓鱼帖’。它们的编发者主观上大多不是为了造谣,因此会有意留几处破绽,让大家来发现和反驳,以此‘提高大众对谣言的免疫力’。有时,钓鱼者也以被‘大V’转发为荣,希望以此破除网民对意见领袖的盲目迷信。”人人网辟谣领军人物赵皓阳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但在微博时代,“钓鱼帖”往往与谣言仅“一线之隔”,“钓鱼者很难控制其传播范围,更难以控制其公众影响。”

      记者梳理看到,与“京沪高铁”信息类似,另一则著名的“钓鱼帖”,也曾在网络上掀起不小的波澜。

      “刚在飞机上看杂志,一篇文章说,朝鲜战争时,美国曾打算用原子弹轰炸北京。蒋介石马上派张自忠飞赴纽约,与美国交涉,要其放弃轰炸北京,无果。蒋于是紧急调动第五舰队驶向夏威夷威慑美国太平洋舰队,并派战斗机拦截美军轰炸机,最终逼迫美国放弃轰炸北京。”

      一时间,数百网民多留言高度赞扬蒋介石的“民族立场”。

      但不久后,就有网民根据史料反驳,朝鲜战争始于1950年,而张自忠早在1940年,就于枣宜抗战中殉国。

      辛苦考证与“轻点鼠标”,谁会赢

      新浪微博官方辟谣小组曾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总结,微博上较有“市场”的谣言,往往信息要素模糊、配有不实图片,内容却迎合了某种情绪或认知误区。但近日,有研究人员发现,网络谣言也在“进化”,一些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无中生有”或“破绽百出”,而是进化成了“有根有据”、“真假参半”。

      “对一些史实错误不明显的历史类段子,即使有人愿意花功夫去考证,考证之后,也往往面临困局——这边‘轻点鼠标’传播热闹,那边,辟谣帖却关注者寥寥。”李坤睿说。

      去年9月,一则“带头火烧赵家楼者后来当‘汉奸’”的微博疯传。内容是:“梅思平,五四运动领头学生之一,火烧赵家楼第一把火就是他放的。日寇侵华后,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并未接受正式伪职。倒是当年的爱国者梅思平摇身一变,成为汪精卫投敌的策划人,铁杆正牌汉奸。高喊爱国的人,往往最容易变成汉奸。”

      上述信息在不同时期,曾得到多名“大V”转发,转发者多留言称“又被教科书骗了”,或者慨叹“民族劣根性”。

      但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多种史料发现,在赵家楼放第一把火的并非梅思平,据档案资料和口述回忆录一致指向,此人是北京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匡互生:在赵家楼曹汝霖公馆,“匡互生首先破窗而入,打开曹宅大门,是他第一个点燃焚烧曹宅之火”,但匡于1933年即病逝于上海。

      《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还明确记载,梅思平当时也参与了五四运动,但作用并不明确,连他是否在火烧赵家楼当天参与了游行,都缺乏考证。

      耐人寻味的是,加V作家“宝中堂”在某歌手发出微博后半小时,即发布求证微博称,梅思平只是当时参与五四运动的一名青年而已,并非放火焚烧赵家楼者,但转发数仅9条。

      传播学理论显示,公众对自己缺乏直接经验的事实进行判断时,主要依据先入为主的立场和既有的情感体验。“换句话说,人们选择相信那些他们愿意相信的信息。当发帖者是为了‘迎合’某种大众口味或‘佐证’某种颠覆性观点,而发布历史类信息时,史实真相反而容易沦为配角。”赵皓阳说。

      “淞沪会战国军炸沉日舰‘出云号’”,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蒋介石动用70万国军发动了淞沪会战。在会战中,国军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3舰队旗舰……改变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略部署。”

      上述信息,随着“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的网帖而广为传播。但记者查阅多种抗战史料后发现,当时位于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确曾被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官兵浴血奋战,但并未能炸毁司令部,该司令部建筑直至抗战胜利后依然存在。日本海军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在当时的空战中被击伤尾部,直至1944年中途岛海空大战,“出云号”被美军击沉于菲律宾南。

      “颠覆传统”的历史帖都是谣言吗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历史类传言通过网络大肆传播,影响自不待言。但一个关键问题是:与既往认知不一致的历史网帖,是否都算谣言?谁来把握其间的界线?

      “流行于网络的历史信息中,不乏细节上添油加醋或者移花接木、以偏概全的。但这些不准确乃至错误的信息,除非能证明发帖者的确是毫无依据地恶意诋毁,否则,绝大部分都很难和‘故意造谣’画上等号。”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民国新闻史专家刘宪阁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分析。

      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师徐进看来,一些颠覆传统的历史信息层出不穷,成因复杂。

      “有的历史事件,会因为新史料的出现或研究方法的更新,而出现另一种解读,这是正常的学术争鸣;有的事件,会被后人根据一定史实进行文学演绎,这也难算造谣。”徐进认为,“还有部分历史事件存在多个侧面,发帖者出于自身立场,‘只说其一,不说其二’,这需要网民有较强的分辨力;只有极少部分‘水军’或者造谣账号,出于营销或其他目的,对一些历史事件、人物进行无中生有的‘抹黑’,构成谣言。”

      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类似“有一定根据的”不准确历史网帖,并不鲜见。

      比如,近年一则“比狼牙山五壮士悲壮百倍!抗日期间800国军壮士投黄河”的帖子,流传甚广。它源自1939年“六六战役”,但据媒体实地和查阅史料考证,“800壮士”等数字最早出自新千年后的纪实文学作品《立马中条》,没有史料能直接证明上述具体事实存在。

      “谈历史是一种现实关怀。”张鸣认为,这提示:网民乐于“买账”的土壤,或许更值得反思。

      “人们在现实中有了不满或困惑,容易投射到‘想象的过去’;而我们传统历史教育的刻板化、脸谱化,也容易催生逆反心理,使网民愿意接受一些新鲜刺激的说法。”刘宪阁分析,这就是为什么目前网上较有市场的历史类网帖,多少会对史实进行一些剪切、修改乃至编造,最终呈现出的,基本都是颠覆传统、褒贬鲜明的样貌,并迅速得到传播。

      对疑似谣言“宜疏不宜堵”

      “历史是一门见仁见智的学科,理性思考、尊重事实的‘再演绎’应该被允许,但标准有一条:‘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徐进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8月27日,有网民发布微博称:“狼牙山五壮士实际上是几个土八路,当年逃到狼牙山一带后,用手中的枪欺压当地村民,致当地村民不满。后来村民将这5个人的行踪告诉日军,又引导这5个人向绝路方向逃跑。”文后并未列举证据。

      中国青年报记者回溯发现,更早的网帖出现在2006年4月,这则名为“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我所知道的‘狼牙山’和‘五壮士’的故事”网帖称,据当年的老游击组长冉元同描述,五壮士跑上绝崖是因为“迷了路”,最后因打不过敌人而掉落悬崖。网帖还提到了“五壮士欺压村民”等说法,但无其他佐证。

      数年来,上述网帖几经“变脸”,在各个论坛和微博平台上露过面。但相反的证据一直未被撼动:比如“五壮士”中的幸存者葛振林,在回忆录中,记述了全班主动请战到迎敌的全过程;另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当年“五壮士”所在的7连6班至今存续,其事迹在部队的连史馆、团史馆中均有相关记录;事件当时的3位目击者余药夫、李海忠、邱蔚,也曾在不同场合回忆证实过此事;至于网帖中提到的冉元同,在公开出版的史料上,他的回忆与传统观点并没有任何不同。

      “质疑要有理有据。对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如果因为过去‘贬得太低’,现在就‘拔得太高’,或者相反,也违背了历史真实。”徐进说,“尤其在无法给出充分证据的情况下。”

      面对层出不穷的疑似谣言,有什么好办法?受访学者多认为,宜疏不宜堵。

      “国人有谈史的传统习惯,但因为知识普及程度有别,不可能苛求每个网民面对纷纭复杂的历史类信息时,都有专业的鉴别力。”刘宪阁说。

      在他看来,若一味采用“堵字诀”,谣言有时防不胜防、辟不胜辟。“不如倒过来告诉公众哪些是对的,给网民提供更多选择。”他说,“毕竟,网民有自己的判断力。不实消息可能重复出现,但只要大家‘见多识广’并存在‘观点对冲’,久而久之,也会判断出真伪虚实。”

      徐进进一步分析,这也需要学者、网民、意见领袖和政府部门的“合力”。

      “一些不实历史网帖泛滥,某种程度上也因‘历史离大众太远’。”徐进表示,当前严肃的历史研究普遍高深枯燥,向社会大众进行推广和普及做得不够。“至少得有一批学者做这样的工作,面对疑似谣言帖时,提供专业意见;平时,把研究成果讲得娓娓道来,让大众乐于接受,也能形成历史的判断力。”刘宪阁说。

      意见领袖的作用亦不可忽视。张鸣提示,面对真假莫辨的历史类信息,意见领袖与普通网民,均需要动用情理、常识和逻辑。“尤其是意见领袖,他们掌握着话语权,但‘隔行如隔山’,转发自己并不熟悉又没有确凿史料证据的历史类信息时,要慎之又慎。”刘宪阁说。

      在此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能做什么?

      刘宪阁认为,政府最好的角色是以法治与规范,为公众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网上讨论环境。“稀释历史类谣言的最好办法,是疏导,也就是与不实说法‘唱对台戏’。看谁唱得好听,唱得更令网民信服。”

      在新媒体的情境下,管理者怎么唱好这台戏,需要各方面的尝试和探索。“真理越辩越明,而管理者掌握着丰富的史料资源。”刘宪阁说,“当准确、翔实的历史类资讯不再是某种‘稀缺物品’时,网上泛滥的不实历史信息甚至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王梦婕)

    深圳公务员考试院

    http://shenzhen.huatu.com/


    【推荐阅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查询

    >>>2013深圳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2013深圳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2013深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

    >>>http://bm.scs.gov.cn/2014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

    【更多更及时的公务员信息请关注深圳华图官方微信】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民国的“谣言”

    各位读者,欢迎进入深圳华图新闻资讯网!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编辑:深圳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更多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辅导课程
    华图题库
    深圳华图官方微信 深圳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szhuatu
    首页 咨询 课程
    首页 招考信息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