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粤东西北乡镇公务员考试笔试试题与解析文档版(3)
2014-08-25 09:05 深圳人事考试网 来源:深圳公务员考试院
言语理解及表达
31、
【答案】B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养成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强调是教育的结果,对象通常是和人有关系的事物,如习惯等。造成招致或引起,后常接不好的结果。变成指事物前后状态的变化,形成是指通过发展变化而出现某种状况,和千百年相照应。
【纠错】养成通常搭配习惯,性格。造成后面接不好的结果与原文不符,变成强调的是事物前后的变化。形成则是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某种状况,故选A
【作者】蒋奎
32、
【答案】C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转移将某物移到某地,强调的是位置的变化。转化是指转变,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化。
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转换是指变换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
【纠错】转化强调的是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材料里没有讲到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过程,转移是指位置的变化,转换指事物形式的变换。而材料里讲到是乡村道德,是一种观念,所以选C
【作者】蒋奎
33、
【答案】C
【考点】虚词辨析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解析】虽然表转折,如果表假设,既然表假设,原文前后分句是一种递进关系,故选C
【作者】蒋奎
34、
【答案】B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依据指把某事物作为基础或根据,后通常接各种规则、制度、意见等理论性的事物。依托指依靠凭借,依仗指倚仗,通常表贬义,如依仗权势。依赖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纠错】依赖强调的是不能自立、自给。依据后多理论,依托指依靠。依仗含贬义。所以答案选B
【作者】蒋奎
35、
【答案】A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固定搭配
【解析】成果指收获到的果实,通常用于工作,事业上的成就。成效一般指所获得的预期的好效果和功效。成功指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获得预期结果叫做成功。成就指取得的成绩。
【纠错】四个词都有成就之意,通常和取得、显著搭配的是成果一词,所以答案选A
【作者】蒋奎
36、
【答案】A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展现指动词 呈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展示指把实物摆出来给大家看,就是展现。呈现指展示展现。
【纠错】体现强调的是把事物某种本质性的东西表现出来,而其他三个选项没有这一层含义,原文里的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根本性的东西,所以选A
【作者】蒋奎
37、
【答案】B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保证指担保负责做到,保障指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某种意义上的交互动态的有限支撑和支持。保护指尽力照顾,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权益不受损害。保卫指保护使不受侵犯或损害。
【纠错】保证指做到,民生是个抽象名词,通常不接在保证之后,保护和保卫强调的是不受侵犯和损害,与原文不符,保障是指提供支持和支撑,符合文意,所以选B
【作者】蒋奎
38
【答案】D
【来源】2014年广东乡镇
【考点】选词填空
【解析】“激励”意为激起、鼓励,使人振奋之意,文段中谈到的是文艺对于我们的作用,符合文艺的特点。此外,“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表示的是一种比较柔和的力量,符合激励之意。最后值得注意后面用“如“打了个比方,”于无声处听惊雷“中的”惊雷“即有激励、使人振奋之意。
【纠错】“鼓励“语意较轻,一般用在遭受挫折之后来鼓励别人;”激发“意为激起、奋发、奋起,与前文”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这种比较柔和的语境不相符;”鼓动“含有”动“这个语素,所以”鼓动“意为鼓励使之有所行动的意思,原文并没有体现出有所行动之意。
【作者】顾小兵
39、
【答案】B
【来源】2014年广东乡镇
【考点】选词填空
【解析】因地制宜: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宜的措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干某件事情或处理一些事。 原文提到“各地情况不同“,所以其”农业产业的具体方式和途径“要”因地制宜“
【纠错】因势利导: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文段没有提到事情的发展趋势,没有“势“这个语素。”因利乘便 “因:顺着。凭藉有利的形势。原文并没有”有利的形势“这个意思。”因事制宜“,根据不同的事情,制定适宜的措施。侧重的是不同的事情,而文段说到的是”各地“即地方的不同。
【作者】顾小兵
40、
【答案】A
【来源】2014年广东乡镇
【考点】选词填空
【解析】“职责“意在某职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文段即为在”党和政府“这个职位上“为知识分子……发展有空间”是必须承担的责任。
A. 【纠错】“责任”与“职责”相比,少了“职”这个语素,“义务”一般与“权利”相对,是种带有一定强制性、约束力的。没有“责任”这个意思。“职权”意为在某职位上的权利,“为……营造”可以看出,这不是权利的体现,而是责任的体现。
【作者】顾小兵
41、
【答案】B
【来源】2014年广东乡镇
【考点】选词填空
【解析】“有备无患”意为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空格前讲到的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即做好准备;空格后讲到的是“遇到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意为不会出现意外情况,即“无患”。 “有备无患”很好地联结起文段的前后。“从坏处准备”中的“备”与成语“有备无患”中的“备”相呼应。
【纠错】“胸有成竹” 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侧重于事前考虑和谋划,没有准备之意。“防患未然” 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意为采取措施使祸患不发生,而原文中提到“遇到不慌”,不符。“有的放矢”, 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明显不符文意。
【作者】顾小兵
42、
【答案】D
【来源】2014年广东乡镇
【考点】选词填空
【解析】“缔造” 造业、建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搭配的一般为抽象的事物,文段中“变革”就属于抽象的成就。“跨越” 意为超越地区和时间的界限,表达了通信网络的发展过程中越过了某些阶段,发展速度非常快符合文意。
【纠错】建造一般搭配建筑等比较具体的事物。飞越,指从飞行越过,在体现发展速度方面不如跨越好。
【作者】顾小兵
43
【答案】C
【来源】2014年广东乡镇
【考点】选词填空
【解析】“沉迷”有迷恋、迷信之意,文段意思是就是迷恋、迷信于所谓的成功之道。渐行渐远,形容随着不断地行走,分离得越来越远,与文段意思相符,
【纠错】“沉溺”“沉湎”“沉醉”语意都没有大错误,但都没有“迷恋、迷信”之意。“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文段没有提到行动与目的。
【作者】顾小兵
44、
【答案】D
【来源】2014年广东乡镇
【考点】选词填空
【解析】应对危机是习惯搭配,且与前面“面对信任危机”的“面对”相照应。第二个空是要与“堵塞”对应,疏导是过程,疏通是结果,而且“疏导”有引导之意,搭配比较抽象的事物(如疏导情绪),“疏通”没有引导之意,一般搭配具体事物(如疏通管道)
【纠错】“应付”没有与“应对”照应
【作者】顾小兵
45、
【答案】C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固定搭配
【解析】文段第一个空描述的是乡村坚实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点的一部分,都是抽象的描述,故选择途径,而路径是具体化的描述。第二个空考得是固定搭配,与优势相搭配的是发挥。发扬的是精神层面上的,将某些好的品德什么的传扬出去。发挥作用这类的,是要起到一定得作用效果,故选C
【作者】马天翔
46、
【答案】C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语境提示
【解析】提供装备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故选支撑,是从物质层面来提供帮助。而支援是指从人的角度来帮助别人。第二个空表明的是有效供给还不能满足其需求,故选C。
【释义】需求侧重需与求两个方面,而需要只测重需的层面。
【作者】马天翔
47、
【答案】C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语境提示
【解析】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工具,便于人们获取与交流。便利侧重于利用起来更方便,接着文段利用同时的并列机构,后面的语境信息也是侧重被别人利用,故排除A、D。同时的后面描述的事情是未发生的,只是一种可能,故排除B。故选C。
【作者】马天翔
48、
【答案】C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固定搭配
【解析】本题的考点属于固定搭配。对于事迹的表述要选择生动,是对事情表面的描述,而后面的注释则是事情本质的体现,故用精辟。故选C。
【作者】马天翔
49、
【答案】A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语境提示
【解析】文段的第一个空阐述的是一号文件中的一个惠民政策,而且用突出形容,故选择语义重的词语,特点与亮点,亮点的语义更重,故排除B、C。第二个空是跟呼声相搭配的,是回应,而回复,一般多用于书信,答复、回答,回答别人的问题或要求,也指回答的话等。
【释义】回应:回话,回答;响应,应和。回复:一般多用于书信,答复、回答,回答别人的问题或要求,也指回答的话等。
【作者】马天翔
50、
【答案】A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文段利用转折连词“但”,前后的语句是相反相对的,“但”字的后面描述的是抵制畸形消费,那么“但”字前面的强调的是不抵制,故选择无可厚非,指有可取之处。无可置疑侧重没有怀疑的。排除C、D项。而第二个空表述的是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来解决畸形消费,形容心情急切或形势紧迫。只能用于形容人的心情。而这里是解决问题的对策,故选迫在眉睫。故正确答案为A。
【释义】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急不可待:形容心情急切或形势紧迫。只能用于形容人的心情。
【作者】马天翔
61、
【答案】A
【考点】态度观点
【解析】文段必要条件关系是重点,强调和发展和过日子和谐,因此对比四个选项只能选A。
【纠错】B,保持原貌和文段说的未来发展冲突。C,文段说的乡村的未来发展和村民明显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所以完全没有关系就不正确,D,文段说的是不冲突。
【作者】尹明礼
62、
【答案】A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文章第一句说不能简单恢复历史,第二句承接第一句说对策,要创造新兴文明,因此是做结论,那么应该与对策一致,对应四个选项,只能选A。
【纠错】BCD都与原文强调的创造没有关系。B学习不是创造,C批判地继承说的是对原有基础的发展,不是创造新兴文明。
【作者】尹明礼
63、
【答案】C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第一句讲我国重心在城市,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农村更重要,因此,应该是重心转向农村。对应四个选项,只能选C。
【纠错】ABD都和重心没有关系。A只是转折前的内容,B联动没有提及,D难点没有提及。
【作者】尹明礼
64、
【答案】B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主旨概括题
【解析】文段的第一句利用“如果”引出如何做好地方政府改革。第二句说明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性,整个文段围绕地方政府改革来阐述的,利用主体排除法,故选B。
【纠错】A、C项属于无中生有;D项是地方政府改革的内容之一,故排除。
【作者】马天翔
65、
【答案】A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主旨概括题
【解析】文段先提出了一个目标“提高粮食安全”,接着后面给出了一个措施即通过种业,文段后半部分都在强调种业的重要性。即,答案A。
【纠错】B、C、D项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
【作者】马天翔
66、
【答案】D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细节理解题
【解析】A项描述的是穷人与富人都能获得幸福的感觉。文中的描述是富人有富人的忧愁,可推出富人也有其自己的快乐,后面又描述了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故A项正确。B项的来源于“生活幸福,工作幸福,则是每个人的平常愿望。”实现愿望也能让人幸福,故B项正确。C项来源于文段的最后一句,即别人看不到,只有自己用心才能体会。故幸福与每个人内心有关。D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未提及物质支撑的幸福。故选D。
【作者】马天翔
67、
【答案】 D
【来源】2014年广州乡镇考试
【考点】意图题含蓄型
【解析】题目要求是让我们找“建议”,即作者提出问题,让我们在选项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文段提出问题是第一句科技队伍断层,因为事业总编制数的限制。那么如何解决因为编制数的限制导致的断层呢?D“增设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专项编制”可解决这个问题。
【纠错】文段产生问题的原因是“某地基层农业科技队伍“断层”问题较为突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受地方事业总编制数的限制”。ABC都不是在针对原因来解决问题。
【作者】孙进
68、
【答案】A
【来源】2014年广州乡镇
【考点】代词指代
【解析】这是一道代词指代题。“这”指代的是前文的某个信息点,前文总共两个信息点1. 马克思的话;2. 探讨我国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国情。很容易发现文段的结构为:援引马克思的话,引出文段讨论的主题,最后一句话显然在承接文段讨论的主题,所以最后一句话承接第二个信息点探讨我国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国情,所以“这”指代的是A中国的现实国情。
【纠错】B包含于C,而C是援引,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排除;D错误,前文没有“D.政治发展的方向”这个信息点。无关选项,排除。
【作者】孙进
69、
【答案】 C
【来源】2014年广州乡镇考试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第二行“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追求城乡一样,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而C“建设美丽乡村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显然错误。
【纠错】“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追求城乡一样,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而是要尊重不同的文明,顺应不同的规律,走出一条生态、生产与生活契合,自然、文化与历史和谐的城乡差别化互动型协调发展道路。”A体现了“尊重不同的文明”;B体现“顺应不同的规律”;D体现了“自然、文化与历史和谐的城乡差别化互动型协调发展道路”。
【作者】孙进
70、
【答案】 A
【考点】关联词-并列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解析】从文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发现文章是一个并列结构,既讲了目前农村文化生活取得的成绩,也讲了其存在的问题(即特征),因此全面概括选答案A。
【纠错】B、D答案片面;C选项无中生有,文章没有具体讲到影响文化生活的因素,而是“讲受各种条件制约,农民享受文化生活的渴望与相对滞后的文化产品的矛盾日益显著.....”重点是后面的问题。
【作者】杨梅媛
71、
【答案】 B
【来源】广东乡镇
【考点】行文脉络-总分
【解析】文章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改革需要环境,速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改革”,接着从两个方面反面论证经济发展速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改革。由此可知主题句是第一句,强调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答案选B。
【纠错】A偏离重心,文章不是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对改革的影响;C表述过于绝对;D无中生有。
【作者】杨梅媛
72、
【答案】B
【来源】广东乡镇
【考点】行文脉络-总分
【解析】文章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即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对策“保障农业安全,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接着解释观点分析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即人的问题。主题句第一句话,同义替换答案选B。
【纠错】A选项“有志于农业的年轻人”“有志于”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C、D选项片面,影响农业安全的根本因素是人,人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
【作者】杨梅媛
73、
【答案】B
【来源】2014广东乡镇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从第一句话“必须关注沉默的大多数”可以得到
A.【纠错】A项,文段只提到了要重视“无声”干部群众的声音,但没有提到要“更”重视。C项曲解文意,文段说“沉默的大多数”并不等于大多数干部群众都是“沉默的”,干部群众其实并不想沉默,只是缺乏各种民主渠道,没有机会来打破沉默。D项说要畅通民主渠道来捕捉无声干部群众的声音,但并不意味着畅通民主渠道才能获取干部群众的声音,即畅通民主渠道是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方式,没有“只有……才……”的关系
【作者】顾小兵
74、
【答案】A
【来源】2014广东乡镇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文段是典型的总分结构,前面两句是总,后面是详细地展开论述,用“同时”并列关系,同时前讲市场如何做,同时后面讲政府如何做。前面两句话,第一句话城镇化有其规律,第二句讲要按规律办事,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可见第一句话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第二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谈论如何做,所以第二句是文段的主题句。此外,从后面的分述也可以看出,文段是围绕着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纠错】BC都不全面,仅提到一方面。D项表述本身没有错,但不够具体。
【作者】顾小兵
75、
【答案】B
【来源】广东乡镇2014
【考点】标题填入题
【解析】文段中首句提出了问题,即记忆力不需要求助于神奇记忆术或营养补充剂。接下来列举了一组数据来论证行走有利于记忆力,故行走与记忆力之间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故选B。
【作者】马天翔
(编辑:深圳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