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的多元性 如何填补语义空白
2015-11-19 13:51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深圳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你分享:文章主题的多元性 如何填补语义空白,更多关于2016国考,行测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快讯的内容,请关注深圳华图微信公众号【szhuatu】与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
>>>重磅推荐: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
语用学的研究表明语言使用者是言语行为的主体,任何话语都是怀有一定意图的发话者在一定的语境中针对能产生一定效果的受话者而说出的。离开发话者的意图和受话者对意图的理解,以及这意图和理解与语境的联系,任何话语的语用意义都是无法确定的;“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考试题目中会出现意图理解这样一类题型,它不仅考察考生对字面意思的把控能力,更进一步考察了考生对文段深层语义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只有填补了文段留给大家的“空白”,也就是理解了作者的言外之意,我们的思维才能够被激活,挖掘双方共有的语境信息,从而保证思想交流顺利进行。然而,每个人所掌握的语境信息不尽相同,自然会对作者的言外之意产生个性化理解。例如:
【例1】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也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独特角度,对中国城墙的描述,自古以来就大量出现在正史、方志、文学作品或绘画中,并且是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等多门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这说明城墙并非一堵“墙”那么简单,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墙,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每一块城砖、每一座城门、每一段护城河,都是这本大书中的一行一页,面对如此厚重的中国城墙,我们当心存敬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应对古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予以重视
B.古城墙的文化价值远高于其商业价值
C.亟须对现存的古城墙开展保护和研究
D.城墙为研究城市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
作者在这段话中阐述了城墙的价值。那么作者通过这段话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选项为我们列出了几种个性化理解方式以供选择,A项,应对古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予以重视,如果我们的考生潜意识中有较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那么从一定程度上就会认为作者在介绍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在这类考生心目中文化遗产保护相当重要,作者发出相关呼吁是理所应当的,仅凭语感,他们会对A、C两项产生较强的认同感,所以在反复斟酌后会选择A项或C项,同理,有较多经济常识或生活中经常接触生意场的考生则会对B项比较熟悉,虽然经过细致的对比后不一定会选择B项,但多少会因这个选项而困惑,而对文段描述的内容完全不感兴趣的考生则会因抵触或认知困难不愿多思考,因此,对原文近义表述的D项可能会成为他们的首选项。
这就是身处不同语境信息对文段产生个性化理解的表现。但是题目的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所以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随意化。无论怎么“个性”总有一个界限。作为 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个性化解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虽然不同的人对某些细节的理解会有些差别,但决然不可理解为罗密欧。那么如何做到“规范”解读呢?下面我以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2】制度的监管离不开法律的依据。微博营销也一样,只有触犯了法律的行为才会启动相关的法律程序。遗憾的是,目前对于微博营销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或者恶意诋毁的现象,并没有相对应的明确的法律条文。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规范微博营销必须加强制度方面的监管
B. 应坚决制止微博营销中的不正当竞争
C. 应尽快出台规范微博营销的法律法规
D. 微博营销一旦违法就应启动法律程序
作者在这段话中首先阐明了监管离不开法律,接着表示微博营销正常进行需要法律做支撑,最后对没有相关法律保证微博营销正常开展表示遗憾,通过这样的描述,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是否遗憾呢?怎么才能让我们不遗憾呢?必然是出台相关法律,所以作者实际上是在呼吁出台法律制止不正当竞争或恶意诋毁的现象,选项A、D很容易排除,B和C都表明要制止不正当竞争,但进一步对照原文可以发现,作者在文中不仅仅表示要制止不正当竞争,而且更进一步的提出了明确方案——用法律制止不正当竞争,那么答案必然选择C项。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正确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首要原则便是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文本是理解作者意图的载体,只有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才能有效解读文本。“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例3】许多国家的首脑在就职前并不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一个人,只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准确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果断的勇气,就能很快地学会如何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对于一个缺少以上三种素养的外交决策者来说,丰富的外交经验并没有什么价值。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外交经验无助于做出正确的外交决策
B. 外交经验来自于经年累月的外交实践
C. 成功的外交决策因人而效果有所不同
D. 外交决策者的素质比外交经验更重要
通过这道题我只想说明一点,各位考生看到A项是什么感觉?以我的认知来讲,A项与客观实际不相符,所以这又可以说明,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除了立足文本外,还应注意正确答案必须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多数情况下可以从备选项中排除。
本文:文章主题的多元性 如何填补语义空白由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而成,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信息,请及时关注深圳华图微信公众号【szhuatu】/深圳人事考试网,我们这里有实战经验丰富的辅导老师,以及相关事业单位、教师编制招聘资讯,欢迎来咨询客服吧!
(编辑:深圳华图})